关注三农专注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精准扶贫 » 正文

摘穷帽“解穷气” 山东要实现基本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0  来源:齐鲁晚报
核心提示: 发展产业脱贫是精准扶贫主攻方向  根据2016年山东省制定的脱贫计划,通过三年脱贫攻坚,省定贫困标准以下的242万农村贫困人口

 发展产业脱贫是精准扶贫主攻方向

  根据2016年山东省制定的脱贫计划,通过三年脱贫攻坚,省定贫困标准以下的242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18年将全部脱贫。

  在7日的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提到,发展产业脱贫仍然是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最终还是要靠发展产业来脱贫。企业必须把贫困人口带动起来,“要让贫困人口在企业里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力能够脱贫致富,这是我们要的一个机制。”

  如何选择产业扶贫,如何让贫困户借助产业脱贫,成为精准扶贫的主要课题。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颖讲了一个故事:孔维亮是济宁泗水县圣水峪镇椿树沟村的贫困户。2016年,他不花一分钱,不花一点力气,就养上了三头奶牛,并且当年就拿到了4800元的收入。

  椿树沟村依托村办企业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开展“公司+贫困户”奶牛养殖托养扶贫工程。2016年初,通过县农商银行授信,红山奶牛为包括孔维亮在内的13户有需求的贫困户贷款65万元,每户购买3头牛,并签订扶贫奶牛养殖托养协议。由公司还贷款,奶牛放入托养区委托农户养殖,每年按照收益给贫困户分红。

  村民高承排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因为有企业专门为贫困人员设置的扶贫公益岗位,也解决了就业,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带动整村贫困户脱贫的例子还有很多。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表示,临沂基于现代农业基础较好的本地优势,支持重点村、贫困户发展蔬菜、杂粮、优质林果、食用菌、养殖等特色农业,鼓励涉农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贫困村延伸,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加工点)+贫困户”的利益联合机制。

  重点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虽然贫困户从数量上减少了,扶贫的任务却并不轻松,今年山东省要实现基本脱贫,而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是无劳动能力的“老大难”。记者从省扶贫办了解到,2015年,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有80.2万户,占总数的66.2%;因缺劳力致贫的有15.6万户,占12.9%。

  “今年菏泽扶贫工作重点就是要解决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表示,菏泽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菏泽丧失和基本丧失劳动力的有294484人,占比63.97%。2016年底返贫、新识别的4414户贫困户中,因病、因残的3097户,占比达70.2%。

  孙爱军表示,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菏泽市采取了资产收益的扶贫方式,利用扶贫基金入股产业,收益按比例给贫困户分红。对半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通过扶贫车间实现就业脱贫。目前菏泽建成了1852个扶贫车间,老年人、残疾人可以在家门口做些简单的手工活。举个例子,鄄城县郑营镇西街村贫困户孙章存夫妇都是身有残疾的六旬老人,过去农活干不了、打工没人要,现在在扶贫车间,一月能挣千把块,年底还能存上三五千块钱。

  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委书记王云鹏表示,今年泰安将积极研究扶贫、低保、救助等工作协同推进的机制办法,切实解决好鳏寡孤独、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林峰海表示,随着国家、省级各类扶贫资金的逐步投入,贫困村承接的扶贫资金、资源越来越多,将实现显著的集体收入,大部分优先用于老龄贫困人口脱贫。可以先将扶贫资产、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给老龄贫困人口,实现专项扶贫资金变股金、村级资源变股权、集体资产变红利,让老龄贫困人口通过资产收益、股权分红实现增收脱贫。

  刘永富曾表示,要让国家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如期脱贫,“不留锅底”,最后通过各种扶贫措施不能脱贫的,也要通过低保措施兜底脱贫。“兜底脱贫,就是要一个也不能少,全省、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颖说,比如在济宁市,对贫困精神病人住院治疗个人自付部分全额救助。
 

  扶贫要和扶志结合要收入更要有信心

  在物质脱贫方面,山东的扶贫工作走在了前面,然而精神脱贫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位鲁西南扶贫干部坦言,个别贫困户不愿意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是因为国家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个别贫困户的观念不改变,就难以真正实现脱贫。”这位扶贫干部说,“摘穷帽”同时只有“解穷气”,才能彻底“挖穷根”。

  “在推进扶贫攻坚中,我们一直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自己干出来的。”王云鹏表示,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泰安把帮扶政策和群众参与情况相挂钩,让一大批贫困户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在菏泽鄄城县彭楼镇的一家加工车间里,刘秋红把没有知觉的左腿架在一边,开始给太阳帽剪线头,她说:“以前从来没有工厂接收我,现在这么一看,我也是能赚钱的。”

  孙爱军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我去过很多次扶贫车间,不少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在那里工作,见过最大的一位已经87岁。以往这些人甚至从没机会挣到现金。”他说,很多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通过自食其力,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生活自尊和信心。通过产业扶贫,外出打工人员归来,大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得到解决,家庭邻里关系和睦了,乡风文明得到了改善,“扶贫车间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

  林峰海说,扶贫要与扶志结合起来,要把老区人民长久以来的艰苦奋斗、不甘落后的精神调动起来,将“沂蒙精神”与扶贫结合好,贫困户奋发图强、竭尽全力脱贫的精神在脱贫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孝善扶贫”是济宁通过弘扬儒家文化摸索出的特色扶贫路子。汶上县通过聘请留守妇女作为护理员,上门照料贫困老年人。曲阜创新实施脱贫攻坚“送助养”行动,采取上级政策支持、乡镇财政支持、村集体自筹相结合,利用闲置村集体院落,新改建村级互助养老院,实现互助养老。在临沂,全市农村普遍成立了孝老理事会,村集体按子女缴纳孝心款的10%-20%给予补贴。

 
 
[ 农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4-2016 版权所有 大农网 — 关注三农 [中国农网.cn]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15-6886 电话:0539-8789776 邮箱:yihaojituancom@sina.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6976号


友情链接:  吉梵森工装服饰  上鹤茶业